中国和平文化发展集团与杭州临空建设投资集团成功举办文化产业交流及项目合作洽商会
2025年04月10日

 

2025年4月9日至10日,中国和平文化发展集团与杭州临空建设投资集团在北京举行文化产业交流及项目合作洽谈会。双方围绕文化产业数字化、元宇宙场景应用、数字贸易与文化出海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共同开启“文化+科技+贸易”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Blog img

高层对话:共绘文化产业新蓝图

9日下午,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西路集团大楼举行。和平文化发展集团总裁苏红纬与杭州临空建投集团总经理来刚共同主持会议。和平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凤成因公务出差,以视频方式致辞,对杭州临空建投集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期待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推动文化资源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杭州临空建投集团总经理来刚详细介绍了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2+3”现代产业体系(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两大制造业,航空服务、数字贸易、会展商务三大服务业),重点解读了全球数字贸易产业之都建设规划。他指出,杭州临空正处于“一年启势、两年成事、三年扬势”的关键阶段,期待与和平集团在数字贸易、会展经济、文化科技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文化+科技+贸易”的创新发展模式。

和平集团总裁苏红纬回顾了集团自2012年以来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世界和平论坛的国际交流成果,强调“和平文化始终以推动文明互鉴为使命,愿与杭州临空携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集团副总裁卞梅重点介绍了旗下子公司(北京福星三国)搭建的MUTV平台,展示了“短剧出海”战略的阶段性成果——该平台通过本土化制作与全球化传播,已在亚太市场实现用户规模超400万,付费率达12%,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标杆案例。

中国圆明园学会传统文化发展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早林应邀出席并讲话,他系统阐述了学会以“学术立会”为基本点,围绕“以圆明园为核心要素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创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文化传播”的两大发展战略,搭建“博物馆、数字化、基地”三大服务发展平台以及以品牌、学术、金融、渠道为重点的四大赋能体系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发展规划,并着重介绍了今年纪念圆明园罹难165周年的系列文化活动及重点建设的文化项目。

Blog img

实地考察: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体验

10日上午,作为中国圆明园学会传统文化发展分会执行会长单位,和平集团副总裁卞梅陪同杭州临空建投集团总经理来刚等一行赴首钢园考察数字圆明园项目。考察团实地体验了“重返·万园之园”光影感映展,该展览依托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团队20余年研究成果,通过180°环幕、全息投影、互动装置等技术,复原了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武陵春色等经典场景,生动呈现了圆明园的历史风貌与文化价值。项目方将依托清华大学数字复原技术的成果,通过5G、VR、AI等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全球首个文化遗产元宇宙生态平台,旨在推动传统文化IP的数字化转化与国际化传播。

杭州临空建投集团来刚总经理对项目的技术创新与文化表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与杭州临空的数字贸易产业定位高度契合,希望未来能将其纳入杭州数字贸易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推动文化IP的跨境数字贸易创新”。双方就中国圆明园数字博物馆、数字非遗馆等“数字圆明园”项目落地杭州大会展中心、打造“文化科技体验专区”等合作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Blog img

Blog img

战略合作:开启文化产业新征程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国家发改委系统领导、国家航空工业专家等重要嘉宾参与。专家领导对文化产业与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双方重点推进以下合作:

1. 文化出海协同:借助MUTV平台与杭州临空的跨境电商资源,打造“短剧出海+数字贸易”融合发展模式;

2. 会展经济联动:依托杭州大会展中心(2024年数贸会永久会址),共同策划“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博览会”;

3. 数字文化项目共建:联合开发“圆明园元宇宙”跨境数字贸易平台,推动文化IP的数字化确权、交易与传播;

4. 人才技术共享: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清华大学数字复原技术、航空工业集团全空间无人体系等前沿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

此次合作洽谈会标志着中国和平文化发展集团与杭州临空建设投资集团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战略协同迈出关键一步,双方将以创新为驱动,共同助力中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